選舉又來了,民進黨該何去何從?
今年11月29日,臺灣地市選舉再次來襲,各黨派現在已開始佈局。尤其是上屆選舉民進黨席次大幅成長,首次和國民黨平盤,各拿下130席,可謂勢均力敵。今年民進黨是否能再接再厲,尤其是拿下失手已久的臺北市,那就要看以主席蘇貞昌為首的民進黨黨員出什麼招了!
由於民進黨仍背著台獨的包袱,使不少人不太敢過分親近, 但誰也不否認民進黨在臺灣走向民主化的進程中起到的積極作用和良多貢獻。早期,黨員們流血流淚把牢底坐穿,為了臺灣的民主自由吃了很多苦,不管後來如何背起了台獨的包袱,但臺灣人民仍不會忘記他們的貢獻。
歷史從來都是此一時彼一時,民進黨成為大黨後,為了讓臺灣走向更民主的道路,一路高舉獨立大旗。但是民進黨換了那麼多屆主席,且曾執政了8年,在兩屆總統的任期內都沒有辦法實現其獨立的目標,甚至連獨立公投都做不到。由此可想而知獨立是不現實的,最起碼不符合當今臺灣人民的根本利益。
執政尚且不能獨立,在野的時候就更不可能了。從歷代地市選舉中可以看出,民進黨唯一取得臺北市長席位的是陳水扁,且還是在對手失誤的情況下趁虛而勝。現在失誤方和投票方都變得聰明多了,想再從對手失誤中獲得勝利將是日趨困難的。民進黨換了好幾屆主席,大家對臺灣的未來和大陸政策始終搖擺不定,似乎誰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現在的民進黨真是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完全放棄台獨,等於放棄了那些和他們一起打天下的追隨者,同時也將失去大部分鐵桿選民,如果堅持台獨呢? 誰也不知道前面的路該怎麼走?
那麽民進黨將何去何從呢?一個民主國家至少要有兩大政黨來平衡各方的利益關係,各自代表不同的階層,左派代表勞工和中產階級利益,右派代表富人階層,那些取中間路線的政黨則很難生存和壯大,因為他們很難為兩個陣營講話。兩黨輪流執政的政治環境才能保證國家的民主,讓兩個陣營的政黨都有執政和講話的機會,在搖擺中讓國家在不斷平衡和調整中邁進。
臺灣現在最缺的就是左派工黨,而民進黨本身就是一個替草根階層說話的政黨,它最具有成為左派工黨的特性。其實,完全可以把台獨的話題先冷凍起來,至少不要將其放在第一位。民進黨第一位的任務是要成為臺灣的工党,代表絕大多數中低階層的利益,尤其在臺北這樣的大都市,更應該是工黨的天下。民進黨之所以拿不下臺北,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代表勞工階層的利益,而是一味的把台獨話題放在首位。如果他們敢於打出代表勞工階層利益的大旗,以類似徹底降低房價這樣的民生政策為吸睛,必然能獲得大多數勞工的支持,那麼拿下臺北就為時不遠了!
如果民進黨能夠拋掉歷史包袱,轉型成功,那麼年底的選舉拿下臺北就絕對不是夢。 照著這樣的工黨定位走下去,難道離再次執政還遠嗎?